密煉機的主要工作部位是密煉室。密煉室由密煉室壁、轉子、上下頂螺栓組成。一種是周向流動,另一種是軸向流動,可以使膠料內部、膠料與轉子表面、膠料與密煉室壁之間產生強烈的摩擦和剪切效果,大大提高機械的精煉效果。那么密煉機有什么工藝?它有這些密煉階段!一起來看看!
1、一段混煉法
通常的混合程序是:生膠→硬脂酸→小料→大料(或1/2炭黑→1/2炭黑)→油軟化劑→排料→壓片機薄散熱加硫和超速促進劑(100℃以下,防止硫液化結團影響分散)→下片→冷卻停止。
2、二段混煉法
當合成橡膠用量超過50%時,應采用兩段混合法,以改善橡膠的混合和炭黑的分散。二段混合是將除硫黃和促進劑外的母煉膠、壓片(或造粒)混合在密煉機上,冷卻一定時間(一般在8h以上),然后再投入密煉機(或開煉機)進行補充加工,加入硫黃和促進劑。
3、引料法(或種子膠法)
當橡膠與配合劑濕度差,進料困難時,可采用引料法。也就是說,在密煉機中加入1.5~2.0公斤預混膠料,然后進料混合。該方法可以提高粉末的速度,縮短混合時間,有利于提高膠料的均勻性。引料法常用于丁基橡膠的混合。
4、逆混法(或倒混法)
混合順序為加強填料→橡膠→小材料、軟化劑→加壓混合→排放。反向混合法的特點是充分利用裝載體積,減少混合時間(一次加入所有配合劑,減少頂螺栓的升降次數)。
1、濕潤階段
當所有配合劑加入密煉機開始混合時,功率曲線立即上升,然后下降。當功率曲線開始上升到下降到第一個低峰(c點)時,混合過程稱為濕階段,相應的時間為濕時間。在這個階段,混合主要表現為橡膠和炭黑的整體混合。
2、分散階段
混合繼續進行,功率曲線從c點再次上升到第二個高峰(d點)的階段稱為分散階段。這一階段的混合作用主要是通過密煉機轉子突出邊緣和室壁之間的剪切作用,使炭黑凝聚體進一步細化,分散到生膠中,進一步與生膠結合生成結合橡膠。由于碳黑凝聚體的能量消耗,橡膠的產生增加了橡膠的彈性,因此功率曲線上升。
3、捏煉階段
生膠混合性能的優缺點通常用混合到均勻分散所需的時間來衡量。一般來說,第二功率峰出現在混合時間-功率圖上的時間被稱為炭黑混合時間的BIT值。值越小,混合就越容易。
上面便是關于密煉機有什么工藝?它有這些密煉階段的內容,想要了解更多詳情,可以關注我們下期文章更新!
注:部分圖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